2007年河南高考优秀作文:不要被呵护
作者:河南考生 (字数:600字)
我决不是被关在笼子里的小鸟
如果可以
我愿做一只搏击天空的苍鹰
你抬头看看
我想要的那个理想
就在那片更高的天空
那里纵然有许多风雨
但这样的生活
不是更有激情嘛
我不是小溪里的一粒沙子
如果可以
我愿做一块长满棱角的石头
任自己在尼罗河的波涛里
无尽的翻滚
纵然我最终会变成一块
圆滑的鹅卵石
但至少我经历过波涛的冲击
我只是不愿
被没有激情的小溪呵护而已
我不是大树底下的小草
如果可以
我愿做戈壁里的一棵胡杨
任狂风和飞沙如刀一样
割着我的身体
我依然紧紧地抱着我的
如母亲一样的大地
我还要高高举起我那干枯的胳膊
直指蓝天
如果你看到 * 枯的身躯
倒在沙漠里
请不要以为我已死去
那是我在和命运作殊死的斗争啊
我不那个坐在蓝色奔驰里的孩子
如果可以
我愿做一个在田野里
疯狂奔跑的顽童
纵使我会摔倒在脏乱的泥里
纵使我的身体会有斑斑痕迹
我依然无悔
因为我不愿被呵护在
美丽的花园里
我不是温室里盛开的花朵
如果可以
我愿做喜马拉雅山顶的那株雪莲
纵使寒冰把我紧紧围起
我依然会挺立我的身驱
向所有的人呐喊
我不惧怕寒冷
我要坚强的活下去
如果可以
我还愿做一只和平鸽
纵使我的身体布满鲜血
我也要解救那些受战争危害的人
如果可以
我更愿做一只逆流而上的鱼
而不是一个被线牵着的风筝
如果你要问我为什么
我会倔强的告诉你:
我只是不想被呵护而已
标签:高考,满分,作文


作者相关文章:
- 2007年河南高考优秀作文:请你放下双手
- 2007年河南高考优秀作文:写给儿子
- 2007高考满分作文:在爱的牵动下飞翔
- 2007年河南高考优秀作文:谁出事了?
- 2004年河南高考优秀作文:渠清如许
- 2007年河南高考优秀作文:学会放手
- 2007年河南高考优秀作文:放开手,勇敢飞
- 2007年河南高考优秀作文:让我们自己爬起来
- 2007年河南高考优秀作文:给人生一个挑战
专题推荐:
猜你喜欢:
- 风筝的哀求 蔚蓝的天际,鸟儿在自由自在地歌唱;微风吹拂下,花儿散发着缕缕幽香;仰望寥廓的蓝天,我要展翅飞翔。
- 我只是一介书生,所以难免卖点书呆子气。每每看《西游记》,总觉得既然孙大圣可以日行千里,为何不背着唐僧一步西天,也
- 走在街边,我们总可见到这样的情景:音像店中,那轰鸣的音响中传出的始终是那节奏感极强的英文歌,人们也如过江之鲫般涌
- 是谁陪我栉风沐雨,静看春花秋实?是谁,为我驱寒散热却独自承受坎坷?是谁忙里忙外、脚步匆匆?是谁日渐苍老、为我面容
- 2003年高考上海卷优秀作文:杂 人民网 朝晖夕晒 &nbs
- 麻雀因为与雄鹰语言不通,无法了解到在高空中接受风雨电击磨砺的豪情;小草因为与大树语言不通,无从得知屹立苍穹,傲视
- 请迷茫走开 ?辽宁考生? 在当今的青少年中,有些人竟开始怀疑“公共场合上大声喧哗”是
- 一直在追寻古代诗人的美丽,然而,看到这句“细雨湿衣看不见,闲花落地听无声”,霎时有如“众里寻她千百度,蓦然回首,
- 冰雪覆盖的时候,我们需要一团火来取暖;暗夜无边的时候,我们需要点点星光来取暖;前途茫茫时,我们需要一盏航灯来取暖
- 非故效颦于余秋雨先生,乃是由于此叹的由来已久的酝酿和不得不发的冲动。只希望叹过之后,能有一种“苦涩后的回味,焦灼
- 人类是情感动物群,牵绊他的东西很多很多。对国家、对家人、对朋友,每个人都投入了相当多的感情在里面,我们很容易身陷
- “我送你离开,千里之外,你无声黑白……”一首《千里之外》唱遍
- 以前我觉得人的生活不可以一成不变,应该是在不断的挑战和冲刺中找到生存的意义和幸福。当我看到一对年迈的老夫妇,他们
- 你曾极度自信,我引以为荣的华夏文化! 你的一袭长衫,历经千载风尘,坚守着“谦谦君子”的信念,履行着“非礼勿动”
- &nbs
- 浩浩历史长河,多少英雄豪杰,金龙铁马,气吞万里如虎;多少帝王将相,稳坐龙椅,挥
- 寒梅没有了温室的保护,才傲立枝头;苍鹰没有树木的保护,才能搏击长空,笑傲苍穹……给人生一个挑战也许你的人生会绽放
- 2003年高考全国卷满分作文:有色眼镜引发的联想 人民网 走进眼镜店,
- 2005年湖南高考作文题 从一个人的成长看来,先要学会走,然后才会跑,任谁都跑过――无论身体上还是心灵上的,但跑的
- 试题评析 命题者在去年以“问”为话题检验学生的作文能力之后,没有延续过往,而是猛然变脸,毅然回到了传统作文命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