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谈“忠言”

作者:不详  (字数:900字作文)

  回溯历史,每一个王朝衰败都是因为皇帝的昏庸无能,而昏庸无能又主要表现在“亲小人,远贤臣”。为什么那些“败家”皇帝身边总是不乏小人呢?那些贤臣哪里去了?关键时候他们怎么不出来说说话?似乎是些白痴问题,贤臣们都被拖出去挖心的挖心、凌迟的凌迟、杀头的杀头,只能去阎王爷那里表白一片忠心了。奇怪了,怎么贤臣先一个个去报到了,小人们却还能快活些时日?难道那些黄帝们的视觉、味觉都出问题,分不清“好蛋”和“坏蛋”?

  咱们拿个“案例”来简单分析一下。乾隆虽然不能说是很昏庸,也没有到败家的地步,但他对“亲小人”确有切身的经历。

  乾隆皇到了晚年就有些臭脾气了,这也是人之常情。可那些大臣们没有意识到主子脾气的改变,动不动就大发感慨。而和|就不同了,他在皇上勉强只是拍拍马屁,作作对子,说话都比较委婉,不直接针对皇上。于是,皇上对和|特别宠爱,对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和|也就大肆的敛财、贪污……

  其它事例就不一一多说。由此我想,这里面的问题就出在“说话”上。小人们别的也许不行,但拍马屁一定得会。皇上给“拍”乐了,心里一高兴,自然对小人特别宠。

  在此,我也不是鼓励大家多拍马屁、多戴高帽,而是说当我们劝告或者建议他人时,要懂得说话的艺术。

  俗话说:“忠言逆耳利于行,良药苦口利于病”。多少贤臣被这个道理给害了啊!亦或者说他们误解了这句话的意思,认为“忠言”必须“逆耳”才“利于行”,“良药”必须“苦口”才“利于病”。西方人为了避免药特别苦而难以下咽,在药的外面包了一层糖衣。至少药在进到肚子之前它是甜的。那么“忠言”何不也包些“糖衣”呢?

  毕竟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人都想唐太宗那样有宽广的胸襟,宽广得都让我觉得在演戏了。所以,哄孩子吃药时是要带点糖的。

 

标签:简谈,忠言,议论文
0
反馈

猜你喜欢

  • 爱,生活

    2010-06-26 00:56:00
  • 彩色的画卷

    2010-06-26 00:39:00
  • 生命

    2010-06-26 00:08:00
  • 等待懂事

    2010-06-26 00:18:00
  • 上帝的苹果

    2010-06-26 00:50:00
  • 交流是什么?

    2010-06-26 00:29:00
  • 读书是一种享受

    2010-06-26 01:05:00
  • 窗里窗外

    2010-06-26 00:02:00
  • 思念

    2010-06-26 00:52:00
  • 盛世魂

    2010-06-26 00:18:00
  • 人生哲理

    2010-06-26 00:12:00
  • 金融危机对我们的影响

    2010-06-26 01:02:00
  • 何处望神州!

    2010-06-26 00:46:00
  • 人到何时最清醒

    2010-06-26 00:15:00
  • 生命的挣扎

    2010-06-26 00:55:00
  • 知足

    2010-06-26 00:07:00
  • 生命的意义

    2010-06-26 00:09:00
  • 眼睛

    2010-06-26 00:17:00
  • 课后随想

    2010-06-26 00:01:00
  • 泣血呼救

    2010-06-26 00:58:00
  • 简谈“忠言”作文 问答乎 作文大全
    m.wendahu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