独白
作者:不详 (字数:1000字)
表现一个非真的自我,却又被世人所承认。……将作何感想?忧虑而困惑。我最担心的是,在他人目光的引导下,那非真的东西会从外到里一直走进内心深处,从而取代了那些真实的东西。
随着年龄的增长,我理应变得越发成熟;然而最近我才发现,我看待人的眼光越发迷离,越发恍惚了;我的心被一种无形的东西折磨着,束缚着,渴望与人交流,但又苦于无人能够理解我的思想。况且,又有谁知的我将内心深处最隐秘的东西毫无保留地讲与其听呢?
我总觉得,人活着,总得有个让生命得以存在的理由。这理由一方面受制于客观条件,比如社会背景、家庭生活;另一方面,却是由人的主观意念决定的。而依我固执的想法,一个无憾的人生,应当是一个追寻心中所想之物的历程。换言之,那理由便是精神信念,便是追求目标。
我多么想登上那荒凉神秘的月球望故乡与日同空;我又多么想潜入马里亚纳海沟,用灯光探个究竟。时间总是无情地侵蚀我的生命。尽管我不愿意,却是在亲手砍自己的脑袋。
哪里有神话中的传说人物呢?那只不过是人类一种隐忍的美好寄托罢了。虽然明白一切都是虚幻,却仍然有时候执迷于其中,仿佛真的有似的。
到了青春期,头脑活跃,思维敏捷,所思考的事情自然就多了起来。思考的不少,但记录下来的人却不多。记录下来,可以给别人看——我们称之为另一种形式的交流;但重要的,或许应该是写给自己的,明确自己的心路历程。一个人只顾没命地往前冲,恐怕他永远也体验不到生活的乐趣。
生活的本来面目,究竟是怎样的,这是每个人都应当深入思考的问题。答案也许不尽相同,却有一个相同的本质:为了存在而存在。
印象中,这些话都是老生常谈;我倒是奇怪,活了这么几个月,思想怎么没有丝毫的进步?守旧是相当一部分生物的特质,否则我们早应该超前进化了。在气象万千的今天,也许“超前进化”才是硬道理。
可这就不等于会带过去了么?身处现实中的未来,又步入现实中的过去,这又是一个怎样的概念呢?这莫名其妙的感受,也用《管子》中那莫名其妙的话来形容吧:“疑今者察之古,不如来者视之往。”
又记:从一个棘手的问题引去,想啊,写啊,到一个毫不相干的问题,似乎是我惯常的消遣郁闷的方法,但我却可悲的觉着,最终消遣的是我的青春。
主流意识似乎是不可违背的。
我有一种渴望:
非要领教领教造物主的心思。
我心中的怒火中烧,
看您如何对我发笑!


专题推荐:
猜你喜欢:
- 人生是一条长河,日夜不息的向前奔流。在流向远方的同时,带走一片片树叶漂泊,漂泊到无边的大海。 放假了,我只带上
- 我总是那么容易被感动,因为大自然中蕴含了无限的生机,时刻牵动我的情思。不仅仅是一颗星星,一片叶,一滴水也足以激起
- 忆中国, 千万英烈筑河山, 祖国统一六十年。 鲜血染在红旗下, 亿万人民家园安。 观四海, 高楼临立矗
- 曾经看过这样一幅画:在一座残破的城堡里,到处弥漫着腐朽的气息,在肆意横躺在地上的断裂的建筑物令人感到一种绝望的脆
- 一个人, 漫步。 恍惚间, 溢出了孤独。 放慢脚步, 让身影儿与树荫融合。 抛弃了理想, 只能回到
- 走在通往学校的路上,天天欣资同样的风景,但却有着不同的心情。- 短短的路程,就像越过几年积淀在心底的厚厚的一叠
- 沉睡于世界尽头的白昼开始苏醒 曙光初现 世界一点,一点……有了光亮 然后蔓延扩
- 高二作文:认识自己 玫瑰花总是那样娇艳欲滴惹人喜欢,但它又总是带着锐利的尖刺,毒蛇总让人想到那丑陋的外表,锐利
- 如果可能,我愿为荒地上的一棵孤草,离开繁华;如果可能,我愿为海洋中的一株浮草,与世浮沉;如果可能,我愿为梦里的一
- 我无比虔诚地爱恋着天,深邃,无垠,亘古不变…… 我总是依赖地看着它,满眼碧秀明澈,
- 其实,它只会翠绿欲滴,它没有姹紫嫣红。我原以为它会含苞开放,却哪知它给我重谱了一曲《兰花草》。 —
- 带上耳塞,可是不想开声音,想让头脑留下片刻空白。 总是幻想看一看流星,很早就想看的流星。朋友问我想好许什么愿了
- 有朋友自江南春游而归,递给我看一大摞相片,有苏州的园林,扬州的市景,无锡的湖光,绍兴的桥。但我说:“
- 黑夜里充满了宁静,夜里总是那么的暗淡,有人可能赞美灯火辉煌的夜,那也是赞扬灯火辉煌,是的,有多少真正的去了解夜,
- 在那阴影重生的年代,你渴望阳光,我却选择了绝望,绝望中我学会了坚强,远处,就是阳光。 一条路,无论什么时候也不
- 这是生命之河两岸的人生,这是忘记与铭记的抉择。 爱玲和爱玲的小说,都是极其珍贵的。可是她和她的作品,似乎是永远
- 突如其来的地震 * 地撕裂了锦绣的巴蜀大地撕裂了十三亿炎黄子孙的心!一个又一个被侇为平地的城市、村寨和乡镇无数被毁
- 很佩服写江南的人,因为既要写出江南的神,更要写出江南的魂。 江南,水,这两个名词始终被捆绑销售着,&ldquo
- 万物有始就有终, 没有永恒的一切, 也没有瞬间的一切。 一切都以圆为主, 起于一点终于一点。 有光明就
- 高二作文:充满活力的岁月 二(1)班蔡玮 有人说:“青春是一个短暂的美梦。”有人说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