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《我看金庸》

作者:不详  (字数:1100字作文)

  最近看了王朔写的《我看金庸》。文中大骂金庸小说低级、愚昧,还说谁看谁低调、庸俗。我几乎要掏出手帕来擦唾沫星了。

  但在我看来,王朔是用一双被忌妒心驱动的眼珠来看金庸的。

  王朔大师开篇便说:“金庸的东西我原来没看过,只知道那是一个住在香港写武侠的浙江人。”好家伙,王大师连看都没看过,就写了近3000字的评论,我真实佩服他的想象力,我看他应该去写科幻小说,这才能充分显示他的天才。就我浅薄的见识来看,要想评论一部、一个人,或好或坏,都应该仔细研读、考察,找到书中的原文或是个人行为的证据,然后加以评论,才能做到有理有据,否则就可能是凭空捏造。而王大师的文章没有引用金庸作品的丝毫原文,而只是用那“低俗愚昧”的常人读不懂的高调语言,大说特说了一番,也许有人会在懵懵懂懂中相信他的话吧!

  再者,王大师在文中从头至尾都说金庸的小说低俗无味,而说自己写的当代文学才有趣味,还是什么“四大支柱”。但我要问:为什么那么多人都去读金庸的书,而不去读“当代文学”呢?难道他们都低俗、都不懂得欣赏吗?文人写书不就是为了能让大多数人去读、去欣赏吗?难道像王大师那样,虽然出了许多书,但是很少人读、很少人看,成了书店里的摆设,这才是不低俗不无味吗? * 喜欢引用这样一句话:“黑猫,白猫,捉到耗子的就是好猫”,受这句话启发,我也想说:武侠、散文、当代文学,有读者欣赏的才是好书。

  就我所知,金庸是国内某名牌大学特聘的高级教授,他的《笑傲江湖》也由中央电视台计划投拍。王大师总不会认为那个大学和中央电视台也低俗吧!

  王大师在评金庸低俗的同时,也指出了他心中的趣味,“我们有过自己的趣味,也有四大支柱:新时期文学,摇滚,北京电影学院的几代师生和北京电视艺术中心的十年。”依我看,这些虽然是高尚的,但其中也不乏高高在上的成分。比如,新时期文学也受西方的影响一直在走下坡路,至今缺少像鲁迅、茅盾、老舍、冰心那样的得到广大读者崇拜的作家。再说摇滚,中国的摇滚热已一去不复返。田震(曾经是中国的摇滚天后)改了曲风,唱起了通俗;崔健(中国摇滚的天王)原想东山再起,但也力不从心,和者盖寡吗!

  我看《我看金庸》倒也看出了一点道理:就是无论是谁,如果过分的自大,眼中不能容忍别人超过自己,而不是从自身找差距――比如哪位作家看到别人的作品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,他们不是去发现别人的作品的优点,而是百般挑剔,甚至连读者都跟着受连累,被怀疑价值观是否有所变化――这样下去是很难有所提高的。

 

标签:浅谈,金庸,读后感
0
反馈

猜你喜欢

  • 随便说说

    2010-06-27 09:37:00
  • 生命没有贫瘠

    2010-06-27 09:53:00
  • 误会的尘埃

    2010-06-27 09:46:00
  • 天堂——读安妮宝贝

    2010-06-27 09:45:00
  • 苍凉的夜——读《孔雀东南飞》

    2010-06-27 09:42:00
  • 《月影沙丘》之 影子背后

    2010-06-27 09:42:00
  • 《红岩》读后感

    2010-06-27 09:48:00
  • 读《草房子》有感

    2010-06-27 09:39:00
  • 命运的玩笑

    2010-06-27 09:43:00
  • 看《大象传奇》——有感

    2010-06-27 09:57:00
  • 英雄没有概念——读《老人与海》

    2010-06-27 09:50:00
  • 读《圣经》后感

    2010-06-27 09:49:00
  • 亲情与真情

    2010-06-27 09:53:00
  • 明月当空照

    2010-06-27 09:34:00
  • 读《管好你的钱》有感

    2010-06-27 09:45:00
  • 读《暖情》有感

    2010-06-27 09:37:00
  • 读罗素《我为什么而活着》有感

    2010-06-27 09:42:00
  • 兰芝之死——读《孔雀东南飞》有感

    2010-06-27 09:40:00
  • 文化使者读后感

    2010-06-27 09:38:00
  • 读书笔记

    2010-06-27 09:37:00
  • 我看《我看金庸》作文 问答乎 作文大全
    m.wendahu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