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全国各地中考满分作文系列28――你还会再吻我一次吗
作者:中考网 (字数:600字)
你还会再吻我一次吗
记忆中的吻,湿湿的带着烟草香。
小学里因一次误会老师无情地撤了我的红领巾。我便无限委屈地奔至你面前诉苦,你放下饮了几口的茶,把我提起来安放在你腿上。说了一大堆"老师肯定是有原因"之类的话。以为你已经"叛变",我的嘴嘟起一个大大的弧度,一脸的泫然欲泣。你哈哈大笑,响亮地在我颊边吻了一下。因不适应你略显粗硬的胡渣而半闭的眼睛在你"老爸当然是帮你的啦。"的宣布中蓦的睁大。我滑下你的腿,一路"啊呜"怪叫着奔回房间,心中无比欢悦。那几天甚至抗拒洗脸,怕洗掉你残留的茶香。
再后来是初中第一年我去参加音乐考级。你自高奋勇地承担了"护驾"工作。去考场的途中你比我还紧张,一根一根地抽烟。到达考场,你弯下挺拔的身子沉思一会儿却是郑重地在我颊边亲了一口。交待"好好考,别紧张。"扑鼻而来的是烟草香及你衣领上洗衣粉的味道。突然我觉得幸福至极。仍是小时侯熟悉的胡须扎后的痛感。这次却觉得那硬刺也柔软到极点。
可现在你却迷上了"红双喜","一桌糊",每天都如夜行生物般晚出早归。很少有心思询问我的学习情况。更不用说吻我了,你的美国时间混淆了黑夜与白天。
你还会再吻我一次吗?即便像今天这种盛大的日子,你也只是在床上含糊地说:"恩,加油。"你知道我有多希望你能跳下床来亲我一下。那样的话,我该有多快乐。哪怕是满嘴牙膏味也不要紧啊。我只需要你几秒钟的时间吻我一下。可直到我出门,你都没有一点动静。
好想回到原来的那种日子。有你淡淡的烟草香和湿漉漉的吻。
你还会再吻我一次吗?爸爸?
标签:


作者相关文章:
- 06年中考满分作文系列7―黑板+粉笔=粉笔+黑板=爱
- 07年中考满分作文系列9―立春(友谊)
- 06年中考满分作文系列20―纯洁的心灵
- 2008中考作文素材:满分作文佳句集锦系列5
- 07年中考满分作文系列82―与心灵对话
- 2006年全国各地中考满分作文系列109――金色苦难
- 07年中考满分作文系列92―麦田守望者
- 06年中考满分作文系列33―生活中的亮点
- 2006年全国各地中考满分作文系列85――告别悲观
专题推荐:
猜你喜欢:
- 在中考作文中,因为偏离题旨而失分的情况屡屡发生。其表现形式主要有: 一、整体偏离。指文章内容全部没有落实题目要
- 说起苍蝇,我相信不会有人喜欢。可是为什么澳大利亚人会把苍蝇弄到他们国家50元面值的纸币上呢?因为,世间万物都是发
- 人生之歌就是要懂得自我赏识,只有懂得自我赏识,你才能听得到那心中美妙的歌声。 ――题记 有人说,人最大的敌人
- 总是想起那满载辉煌的古道。跟着汉使张骞的驼队,从长安出发,饮一杯送元二使安西的酒,西出阳关。一路走来,歪歪斜斜的
- 山,犹如圣哲,沉稳敦厚;水,犹如豆蔻女子,灵动,聪慧。山水造就了世间生命的美丽。 有人生活在绿柳如阴的江南,却
- 2006年天津市中考优秀作文 题目:生日 提示:同学们,一年的365天里,藏着许许多多的"生日&q
- 特写法 [技法讲解] 特写原是电影艺术的一种表现方法,指用极近的距离拍摄人或物的某一部分,使其特别放大,可以非
- 根据以下材料自拟题目作文。文体不限。字数在500~800字之间。 世界撑竿跳高名将布勃卡有个绰号“
- 构思指的是布局谋篇的写作技巧,是一种创造性的复杂的思维活动。 我们在学每篇课文时,老师总要教我们学会理清作
- 你付出了努力,接受了成功;你付出了真诚,接受了友谊;你接受了荣誉,付出了艰辛;你接受了爱情,付出了忠贞……接受与
- ――读《孔乙己》和《范进中举》有感 《孔乙己》描写了一个封建文人悲惨的一生,《范进中举》写了一个封建文人获得功
- ○江西省瑞昌市一考生○ 晨曦要感谢阳光给人们带来黎明,花儿要感谢小草无私衬托更加鲜艳夺目,小鸟要感谢树枝让它有
- 生活在生命的磁场里高速运动着。走过无数个季节的轮回,年轻的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,四季在自然的舞台上演奏着自己的生命
- 满分文解密:家庭的温馨 家,是温馨的港湾,是我们这些扬帆出海的小船最好的归宿;家,是一把大大的伞,有风有雨为我
- 刚刚发下考试成绩单,是一个少得可怜的分数,在临近中考的时候,出现这样的失误,使我倍受打击,刚刚快要昂起的头上出现
- 话题作文:“每一种草都会开花” 提供材料:那时我们还居住在深山里的乡下,我还是个十五六岁的孩子。春天,小草刚被
- 它们在哪里呀,它们还在开吗?我们就这样,要在木棉花的季节走出初中的大门。 ——题记